国家现行住房补贴政策是,停止住房福利性的实物分配,实行新房新制度。先在机关、事业单位实施,一方面,可起到推行新制度的示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住房资金转换,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因此,财政资金转换问题必须在新的改革推行前得以落实,各级财政原用于住房建设的资金,可按一定的基数核定,转换成行政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职工的住房补贴。增发住房补贴后,居民购买经济实用住房,要与现行规定的职工购买房改成本价住房相衔接,即在两种情况下,购买同样条件的住房,个人支付的房款大体相同,前者比后者要销多些。对于企业的住房补贴,首先是停止无偿分房,其次是联系房价增发补贴。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工资水平高(即工资中住房消费含量到位)的企业,可不增发补贴;工资水平一般,资金转化到有困难的企业,应在调整工资结构和增加工资时,逐步体现补贴因素;对困难企业,在效益好转时,再予考虑。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 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利于转变住房分配体制,有利于住房资金的积累、周转和政策性抵押贷款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提高职工购、建住房能力,促进住房建设。所有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均应按照“个人存储、单位资助、统一管理、专项使用”的原则交纳住房公积金,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在楼市出现转折点的2021年,无房人受到影响,二次房改真的来了吗?我个人认为二次房改确实是真的来了。
1、房价过于高,普通人买不起;
2、闲置房大于住房;
3、针对性改革。
众所周知,我国房地产行业自1998年第一次房改以来,到如今已有二十多年之久了。也正是在这短短的二十几年里,我国的房价从两三千一平,涨到了两三万一平,尤其是那些一线大城市里,一套房下来动辄几百万或上千万并不稀奇。这个数字对于刚刚进入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所以有不少年轻人说,不管在这里奋斗多少年,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始终是一个打工仔。而对于那些普通的小县城来说,房价也是持续攀升,即便是在一个小小的县城买房安家落户,对于年轻人来说,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有钱人拿钱炒房,没钱的人等攒够钱买房的时候,房价已经被炒上了天。
一、买房有压力
面对如此之高的房价,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不吃不喝攒十年的钱,也买不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样说可能听上去会觉得有些夸张,但事实就是这样子的,并不是夸张,而且房价的确是太高,让许多人对买房产生了压力,甚至是买房恐惧症。
二、只买不住,炒房价
之所以房价会这么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许多有钱人明明有一套住房,但还会低价购买多套楼房,等到楼价上涨的时候再以高价卖出去,从中渔利,也就是说,他们只买不住。从而影响了房价的上涨。这对许多无房的人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
三、针对无房的人群特殊对待
许多网友认为,二次房改政策应该对无房的人群特别针对,因为是首套住房,目的就是为了居住,不存在炒房的现象,只是刚需而已,这样才能有效的减轻无房人群的购房压力。能够带动无房人群购买房子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房地产的良性发展。
所以,大多数网友认为,如今房价价格大大高于人们的收入,对无房人群购房带来巨大的压力,二次房改的到来会改变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对无房人群来说也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更能使房地产行业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下去。
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按照国家政策,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对于有购房贷款记录但申请贷款购房时实际没有住房的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但没有购房贷款记录的或相应购房贷款已结清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对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对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发放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法律依据:
《温州市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 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房改部门按照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确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在面积控制标准内的,按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价格购买,超过面积控制标准的,超过部分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房改部门参照同地段商品房的平均价格水平予以核定。
一、房改房购买条件
目前,我国房改房上市交易实行准入制度。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允许上市交易。这些条件主要包括:
(1)已取得房地产产权证。
(2)出售、抵押、交换的,已按标准价或成本价付清房款。
标准价:一般在1995年以前实行房改的,所购房改房基本上是用标准价购买的,增值额的80%归个人所有,其余20%交回原产权单位。
成本价:一般在1995年以后房改的,所购房改房基本上是以成本价购买的,其增值部分全部归个人所有。
补成本价:在1995年以前已经按标准价房改的,在1995年以后,办理了补成本价的手续,视为以成本价购买,增值部分全部归个人所有。
(3)交换、赠与的,已按成本价付清房款。
(4)已交纳应分摊共有建筑面积价款。
说明:对于10层以上(含10层)的高层建筑,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由产权人以该面积的交易评估价的20%向原产权单位购买;对于10层以下的建筑,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由产权人以该面积的交易评估价的10%向单位购买。
(5)已按规定交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1%。
二、购买房改房注意事项
1、弄清“房改房”产权
“房改房”不同于商品房,消费者往往要面对情况多样且资讯不太明朗的“个体”,在实施交易之前,弄清房改房“产权”是房屋买卖的“必修课”。
通过了解,二手房市场上的“房改房”无外乎两种:完全产权和部分产权。形成这两种“房改房”的原因,要追溯至当年的房改政策,当年职工参加房改购买房屋时,有市场价、成本价和标准价购房三种选择,这三种价格出示的手续是有区别的,在购买“房改房”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当年按市场价购房的,产权归个人所有,可以随时上市交易;按成本价购房的,产权归个人,但一般5年后才能进入市场交易,交易前要交纳土地出让金;按标准价购房的,职工拥有部分产权,具体按照当年标准价占成本价的比重来确定。
1998年以前,许多职工都是按标准价购买的住房,按相关规定,以标准价购得的“房改房”上市时,应先补足标准价和成本价之间的差价。消费者在购买这种二手“房改房”时,要确认该房屋是否已按照成本价补足差价。
据了解,并非所有“房改房”都可以上市交易,比如军队、保密单位、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房改房”,不可以随便出售。
2、看看房子有无“前科”
和二手商品房买卖一样,消费者同样要弄清“房改房”的即时信息,并对房屋所有人的情况有大致的了解。“房改房”的真实“年龄”究竟有多大,消费者往往难以辨别,据专家介绍,“房改房”不像商品房那样,在土地证上标示出土地明确的使用年限,只有在上市成交变成私房并补交土地出让金后,才会按照补交出让金的时间开始计算70年产权,但并不意味着“房改房”就成了新房子。
这样来看,从产权证上看不出“房改房”的真实“年龄”,如果此套房屋几易其手,房屋的实际“年龄”不就无从查起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消费者可以根据房产证和户主的相关证件,到房管局交易大厅查询该房屋的档案,这样可以确定“房改房”的实际“年龄”。
同时,在房管局交易大厅我们还可以查询到“房改房”的即时信息以及户主所享有的优惠政策。
通过查询,消费者可以了解到此套“房改房”是否存在被查封和抵押的情况,并能够查询到户主个人或与他人以共有的形式,实际拥有几套“房改房”的信息。
如若房屋存在查封或抵押,户主个人或与他人以共有的形式拥有一套以上“房改房”,则此套房屋无法办理过户手续。
据了解,影响“房改房”上市交易的还有一个问题也很关键,那就是户主享有房改政策是否超标的问题,按国家规定,初级职称享受80㎡、中级职称100㎡、高级职称120㎡的房改政策,因此房屋在上市交易时还应按成本价补足差价。
以下是房改房最新政策的内容: 房改房是国家给职工按照成本价或者是福利价出售的,如果要交易上市的话就要补交 土地出让金 。 房改房的房产证有两种: 一种是按成本价格购买的那么说明此房屋的处置权归产权人所有不需要经过原产权单位同意可以自行处置但是不能赠与。 一种是按福利价格购买的要想获得全部产权就要补交差额更换新的产权证才能上市交易。 在房改售房中对购房的薯宴肢面积有所控制,规定人均可购房的建筑面积的控制指标,以防止一些人利用职权大量低价购买公有住房,造成国有资产或公有财产的流失。 购买房改出售的公有住房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公有住房的价格在标准价或成本价的基础上还有工龄、职务或职称方面的优惠,对离休干部也有优惠政策。 另外购买房改中的公有住房,在进入市场方面是有限制的。出售给职工的公有住房,一般要在住用若干年以后才可出售,指职工以标准价或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 按照房地产管理办法规定二次交易时需由卖方补交土地出让金差价2%,补交后房屋性质改变成商品房,房产证从新申领,时间按产权证发放之日起算。如果房屋是全产权并且也有房产证,那么可以自行进行交易。 房改房交易费用如下 1、买方承担契税:普通住宅按买价征收1.5%; 非普通住宅 按买价征收3%, 2、卖方承担营业税:取得房产证未满2年按房价的5.5%收取, 3、卖方 缴纳个人所得税 :取得房产证未满5年,按交易差价的20%收取, 4、双方各付一半交数世易费:每平米6元, 5、买方缴纳登记工本费:80元。 那么何种情况下公有住房不得出售、交换及赠与?下列已购公有住房不得上市: 1.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它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2.在市房屋拆迁主管机关祥孙拆迁公告范围内的; 3.产权共有的房屋,其他共有人不同意上市的; 4.违反产权人与原产权单位购房约定的; 5.国家、省、市规定不能上市的。
一、房改房规定出台有哪些内容
目前,我国房改房上市交易实行准入制度。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允许上市交易。这些条件主要包括:
(1)已取得房地产产权证。
(2)出售、抵押、交换的,已按标准价或成本价付清房款。
标准价:一般在1995年以前实行房改的,所购房改房基本上是用标准价购买的,增值额的80%归个人所有,其余20%交回原产权单位。
成本价:一般在1995年以后房改的,所购房改房基本上是以成本价购买的,其增值部分全部归个人所有。
补成本价:在1995年以前已经按标准价房改的,在1995年以后,办理了补成本价的手续,视为以成本价购买,增值部分全部归个人所有。
(3)交换、赠与的,已按成本价付清房款。
(4)已交纳应分摊共有建筑面积价款。
说明:对于10层以上(含10层)的高层建筑,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由产权人以该面积的交易评估价的20%向原产权单位购买;对于10层以下的建筑,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由产权人以该面积的交易评估价的10%向单位购买。
(5)已按规定交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1%。
上一篇:北方过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下一篇:0为什么不能当除数的资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