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容易引起低血糖的因素非常多,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使用胰岛素过量,或者是吃降糖药过量。有些病人皮下注射胰岛素以后,或者口服降糖药以后没有及时进餐或者延误,错过进餐的时间。有些病人运动量过大、饮酒过度,尤其是空腹饮酒都可以引起低血糖。
还有部分病人是合并肝肾功能不全,重度肝病或者是肝衰会导致肝糖输出减少,也会引起低血糖。有一部分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的疾病,如胰岛素瘤也会引起低血糖。低血糖一定要引起重视,尽量避免其诱因。
容易引起低血糖的因素非常多,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使用胰岛素过量,或者是吃降糖药过量。有些病人皮下注射胰岛素以后,或者口服降糖药以后没有及时进餐或者延误,错过进餐的时间。有些病人运动量过大、饮酒过度,尤其是空腹饮酒都可以引起低血糖。
还有部分病人是合并肝肾功能不全,重度肝病或者是肝衰会导致肝糖输出减少,也会引起低血糖。有一部分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的疾病,如胰岛素瘤也会引起低血糖。低血糖一定要引起重视,尽量避免其诱因。
问题一:低血糖形成的原因,怎样治疗呢? 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吃甜食本来就会使体内血糖升高。但若是空腹吃甜食,有的时候则会使胰岛素过度释放,使血糖快速下降,甚至形成低血糖,从而迫使肌体释放第二种激素―――肾上腺素,以便使血糖恢复正常。这两种激素的作用会使人头晕、头痛、出汗、浑身无力,这就是反应性低血糖症,对症状较轻者可服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以补充生命必需的葡萄糖。荔枝病的实质也是一种“低血糖症”。
还有一种禁食性低血糖症,通常在禁食8小时后发生,症状比反应性低血糖症更严重,包括头晕、记忆力丧失、中风和慌乱。爱美的女士常常因禁食减肥导致低血糖症。在极少的病例中,禁食性低血糖症还可能是严重的身体失常的结果,如胰脏B细胞肿瘤以及全身的肿瘤。
治疗方法:
低血糖的治疗
1.低血糖症发作时的处理
(1)清醒的低血糖患者可以给予2~3块糖果,4~5块饼干或半杯含糖饮料,大多数患者在数分钟内缓解。如果15min仍未缓解,重复上法治疗一次。
(2)昏迷者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立即抽血作有关检查,并马上供糖而不必等待检查结果,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60~100ml,多数患者能立即清醒,继而进食,未恢复者可反复注射直至清醒。经处理意识完全恢复后仍需继续观察,因为由于口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症血液中较高的药物浓度仍继续起作用,患者再度陷入昏迷的可能性很大,宜继续滴注5%~10%葡萄糖,根据病情需要观察数小时至数天,至病情完全稳定为止。
②血糖不能恢复,或仍神志不清者必要日寸可选用:a.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推注后视病情需要再以100mg加入500ml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滴注,一日总量在200~400mg;b.胰顶糖素0.5~1.0mg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一般20分钟内生效,但维持时间仅1~1.5小时。
2.预防措施
(1)合理应用胰岛素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或调整胰岛素,同时进行血糖监测。
(2)选择适当的口服降糖药因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作用较强,作用日寸间较长,故应慎用,尤其合并肾功能不全或70岁以上患者禁用格列本脲。其他如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也可能引起低血糖,应用时需注意。
(3)按日寸进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进食。做到空腹不饮酒。
(4)适时加餐经常发生低血糖者,宜少食多餐,即将一天的摄入总量分成5~6餐,这样可避免餐前低血糖(中、晚餐前),而晚上加餐可有效预防清晨低血糖的发生。
(5)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消瘦患者空腹时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问题二:低血糖常见病因,低血糖是什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后摄食量过少、活动量相对过度,均可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
磺脲类药物:
这些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均应警惕出现低血糖的可能。
乙醇:
连续大量饮酒而其它食物摄入较少时可产生低血糖。若在长期饥饿状态下大量饮用乙醇,甚至可因严重低血糖导致死亡。
其它:
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大剂量应用醋水杨酸可使血糖降低。应用心得安和其它B-受体阻滞剂也可发生低血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应用心得安者更易导致严重低血糖。可诱发低血糖的药物还有巴比妥、戊双脒、甲氧西林、四环素、氟呱啶醇、沙利度胺、PAS及BAL等。此外,对肝脏有毒性的物质如氯仿、辛可芬、扑热息痛、乌拉坦、新胂凡纳明及杀虫剂1605等均可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病因很多,据统计可多达100种疾病,近年来仍在发现其他病因,本症大致可分为器质性低血糖,(指胰岛和胰外原发病变,造成胰岛素,C肽或胰岛素样物质分泌过多所致);功能性低血糖(指患者无原发性病变,而是由于营养和药物因素等所致);反应性低血糖(指患者多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使得胰岛素分泌相应增多,造成临床有低血糖表现)。
10314例尸检中证实44例(0.4%)为胰岛素瘤,正常人血糖受多因素调控,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肝脏,胃肠,营养,以及运动等因素等,升糖激素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一些胃肠激素等,降糖激素仅有胰岛素及C肽,血糖升降还可受很多生理因素的影响,如禁食48~72h,剧烈运动,饮酒,哺乳可致低血糖,新生儿及老年人血糖往往偏低等,低血糖也可由长期糖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肝糖原分解酶减少,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不足,胰岛素与C肽或其他降糖物质增多,组织消耗血糖过多,以及一些中毒因素如水杨酸和蘑菇中毒等皆可诱发低血糖综合征。
低血糖症不是疾病诊断的本质,它是糖代谢紊乱的一个标志,凡确系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内者,可诊断为低血糖症,但其病因的诊断则比较困难而且较为复杂,常见的低血糖症分为:
1.空腹(禁食性)低血糖症
(1)内分泌代谢性低血糖:
①胰岛素或胰岛素样因子过剩:
器质性胰岛素分泌增多。
A.胰岛素瘤,腺瘤,微腺瘤,癌,异位胰岛素瘤;B.胰岛B细胞增生;胰岛细胞弥漫性增生症;C.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伴胰岛素瘤;D.胰管细胞新生胰岛。
相对性胰岛素增多: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减少;B.糖尿病肾病和(或)非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晚期;C.糖尿病分娩的新生儿;D.活动过度和(或)食量骤减。
非胰岛B细胞肿瘤性低血糖症:A.癌性低血糖症,诸如:肺癌,胃癌,乳癌,胰腺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盲肠癌,结肠癌,肾上腺皮质癌,类癌等;B.瘤性低血糖症,诸如:间质细胞瘤,平滑肌肉瘤,神经纤维瘤,网状细胞肉瘤,梭形细胞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间质瘤,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高恶神经节旁瘤等。
②抗胰岛素激素缺乏:常见脑垂体功能低下,垂体瘤术后,垂体瘤放疗后或垂体外伤后;单一ACTH或生长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或黏液性水肿;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多腺体功能低下。
(2)糖类摄入不足:
①进食量过低,吸收合成障碍。
②长期饥饿或过度控制饮食。
③小肠吸收不良,长期腹泻。
④热量丢失过多,如:妊娠早期,哺乳期;剧烈活动,长期发热;反复透析。
(3)肝脏疾病性低血糖症:
①肝实质细胞广泛受损。
②肝酶系糖代谢障碍。
③肝糖原消耗过度。
2.餐后(反应性......
低血糖症是指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毫摩尔/升的成年人,血糖水平≤3.9的糖尿病患者可诊断为低血糖症。 产生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血糖迅速下降,患者经常遭受饥饿,恶心,呕吐,虚弱,无力,神经质,焦虑,心,冷汗,面色苍白,高血压,手足震颤等,当血糖进一步下降时,患者可能会发呆,嗜睡,抽搐,昏迷,长期而严重的低血糖会导致脑部损伤,例如昏迷超过,会引起不可逆的脑部损伤,然后导致死亡。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包括出汗,饥饿,心慌,震颤和肤色苍白,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躁动不安,易怒甚至昏迷。一些糖尿病患者报告说,低血糖症状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认知因素,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血糖应低而不是高,以低血糖频繁发生,盲目地将血糖控制在低水平的风险,这种方法是不合适的,药物因素,由于过度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也会引起低血糖症状。
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中均会发生,这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关,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太细,脂肪含量太高,能量密度太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太低,另外,过度运动也会导致血糖过低。因此,您应始终准备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例如糖果和巧克力,以应对低血糖症状的发生。如果低血糖症状频繁发生,请及时就医。在这里,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人体中血糖的代谢途径。您应该知道,除了消化道吸收的血糖外,还需要从糖原中释放出另一部分。
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肉糖原,通常,如果不吃东西,首先要从肝糖原释放葡萄糖到血液中,如果运动量比较大,通常还需要释放肌肉糖原以满足人体对葡萄糖的需要。这种人没有病,但仍然经常有低血糖问题,主要原因是糖原储备不足。这就是原因,由于平时少食和缺乏运动,肝糖原的量不足。如果缺乏运动,则肌肉量不足,从而导致肌肉糖原储备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当饥饿或多一点活动时,就会出现低血糖症。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往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1、脂肪增生。
糖友如果发生了脂肪增生,多与胰岛素注射方式不当有关。正确的打针方式应是每次轮换注射位置,而有的糖友为图省事,总是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胰岛素,这样很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脂肪增生。
由于脂肪增生处打针通常会痛感较小,所以不少糖友喜欢在这种部位注射。这是极不可取的,因为脂肪增生会延缓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造成餐后血糖先高后低。
脂肪增生是可以从外观上分辨出来的,看上去和正常皮肤一样或稍有隆起,但摸起来却比周围组织要硬。建议糖友打胰岛素要学会合理轮换注射位置,并且经常检查注射部位的皮肤,避免在脂肪增生处注射。
2、肾脏疾病
有些病程较长的糖友肾脏会出问题。肾脏有降解体内胰岛素和其他药物的功能,约30%的胰岛素是由肾脏降解的,肾功能若是出现异常,其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率就会下降,导致胰岛素或降糖药在血液中蓄积。
此外,肾脏也有生成葡萄糖的能力,若其功能受损,生成葡萄糖也会减少。因此,有肾病的糖友也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建议糖友警惕肾脏病变的发生,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的用法用量。
3、甲状腺和肾上腺问题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与糖尿病同属内分泌代谢类疾病,糖友中甲减患病率比常人要高。据国外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中甲减发生率可达4%~17%。
甲减会导致机体代谢减慢,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便会延长,这增加了低血糖风险。有些糖友还可能伴随肾上腺损害,导致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缺乏而容易发生低血糖。糖友若伴随其他内分泌代谢类疾病,应及时就医,恰当治疗。
4、胃轻瘫
胃轻瘫属于糖尿病较常见的消化系统并发症,多由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患有胃轻瘫的糖友进餐后,食物从胃排出较慢,而降糖药物吸收却较快,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相对较高,造成血糖下降,甚至引起低血糖。
这种食物消化吸收不规律引起的血糖变化与药物作用不匹配会让血糖忽高忽低。因此,胃不好的糖友也容易出现低血糖,糖友要留意自身胃肠功能变化,调整饮食习惯,出现不适后及时就医。
/iknow-pic.cdn.bcebos.com/8601a18b87d6277ff822a4ac25381f30e924fc7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fg7ea5-3610-f86c-12c1 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601a18b87d6277ff822a4ac25381f30e924fc7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应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2、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教育,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自救方法等。
3、充分认识引起低血糖的危险因素:①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②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③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4、调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5、定期监测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动大、环境、运动等因素改变时要密切监测血糖。
参考资料:/health.people.com.cn/n1/2016/0819/c399510-28649606.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这些原因你想也想不到"人民网-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这些原因你想也想不到
低血糖可能是由于糖摄入不足、糖生成不足、糖消耗过多、糖转化过多等情况所致。
1.糖摄入不足:若患者平时饮食习惯较差或生活较为贫困的情况下,会导致肠道吸收入血的糖分减少,从而易引发低血糖。而过度减肥以及肠道切除的患者,也可能会诱发低血糖。如果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经常延迟进食、不食或少食等,也易诱发低血糖。
2.糖生成不足:当患者存在肝病、糖原积累症等疾病时,会导致糖原分解障碍或肝糖原合成减少,也常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3.糖消耗过多:如果患者存在有重度腹泻、恶性肿瘤、肾性糖原等情况,会导致糖分消耗过多,且来不及补充,从而可诱发低血糖。而患者在剧烈运动、发热等情况下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4.糖转化过多:如果糖尿病患者过量使用降糖药物,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从而使体内糖被转化消耗,随之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而胰岛素瘤患者也易诱发低血糖。
建议低血糖患者及时明确病因,并遵医嘱采取针对性治疗。
为什么低血糖越来越频繁
为什么低血糖越来越频繁,我们身体内血糖的量是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一般是不会有很大的变化的,如果血糖低就容易生病,特别是不吃早饭特别容易晕倒,抵抗力也比较弱,下面就来看看为什么低血糖越来越频繁。
为什么低血糖越来越频繁1
低血糖症状越来越频繁,通常由于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所引起,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饮食不当、用药不当等,病理性因素主要包括胰岛细胞瘤、肝脏病变等。建议及时就医,待明确具体病因后,再进行治疗。
生理性因素:
1、饮食不当:通常与进食过少,或者营养物质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由于机体营养不足,便可能会导致血糖略微偏低的情况。如果长期如此,未及时进行调理,不仅会导致头晕、冒冷汗、心慌、乏力等低血糖症状频繁发作的情况,甚至可能还会出现晕倒的情况。此时可以适当饮用些糖水,或者进食些饼干、糖果等,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以较好缓解低血糖的症状;
2、用药不当:通常见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未谨遵医嘱服降糖药和监测血糖所引起。过量服用降糖药物,便可能会导致血糖下降过快,进而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应谨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而且要密切监测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的水平。当血糖偏低时,便要及时到医院调整用药,避免盲目用药。
病理性因素:
1、胰岛细胞瘤:通常由于胰岛细胞瘤等疾病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所引起。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力、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反复发作的情况。一般需要进行肿瘤切除术,或减瘤手术等进行治疗;
2、肝脏病变: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酗酒等因素有关,导致机体肝糖原合成减少,进而引起空腹血糖偏低的情况。如果为肝硬化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低血糖的.饮食原则
1、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天大约吃6~8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食物过敏将恶化病情,使症状更复杂。
2、均衡饮食
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3、应加以限制的食物
严格限制单糖类摄取量,要尽量少吃精制及加工产品(例如,速食米及马铃薯),白面粉,汽水,酒,盐。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例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饮用)。也少吃通心粉,面条,肉汁,白米,玉米片,蕃薯。豆类及马铃薯可以一周吃2次。
4、增加高纤维饮食
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为什么低血糖越来越频繁2
低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常见于中老年人或者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会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等情况。低血糖的频繁出现可能是因为少吃药和疾病。
低血糖频繁的原因
1、反应性低血糖值:长期饮食患者饮食过少,低血糖值和糖尿病容易发生,早期胰岛素分泌和血糖值不同步,饮食前低血糖值容易发生。
2、药物性低血糖、糖尿病人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过多,无及时调节剂量,运动量过多或饮食过少,容易发生低血糖。
3、病理低血糖,主要是胰岛细胞瘤过多分泌胰岛素,低血糖容易反复发生,频繁低血糖是否有胰岛素肿的风险,频繁低血糖需要尽快就诊。
频繁低血糖的解决方法
1、频繁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建议患者身边要常备糖果、饼干、巧克力或者是糖水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对于轻、中度的低血糖可以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者是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等即可以缓解。
2、药物性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低血糖值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症状缓和后,应积极寻找原发病根治。重症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
哪些疾病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
1、消化道疾病
部分类型的疾病在发病过程中,会导致患者低血糖,例如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有消化道溃疡或慢性的消化道疾病,这些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无法及时吸收,但是身体的能量又消耗过多,因此可能就会出现低血糖这种不良反应。
如果持续低血糖跟消化系统疾病有关,一定要对症治疗,通过合理的方式控制消化道疾病发展,这样消化道出现的病变得到改善,这些不良反应才会好转。
2、肝脏疾病
经常出现了低血糖有可能会损伤脑部神经,而这种情况的发生跟疾病是有关系的,例如肝脏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就会有这种情况。很多人出现了病毒性肝炎,或者有肝癌、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在影响健康,受到影响之后肝脏功能下降,可能也会过度消耗体内的糖分。
这样糖类物质没有及时提供,出现了糖类物质缺乏的情况,可能就会引发低血糖。因此,有这些类型的肝脏疾病还需重视,通过合理的治疗进行改善,这样才能防止低血糖出现。
3、遗传性肝酶缺陷
持续的低血糖很有可能是遗传性肝酶缺陷症引起,遗传性肝酶缺陷症也会带来这方面影响。
很多人出现了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等情况,在影响之后都有可能会出现糖分缺乏的情况,而糖分缺乏之后有可能就会带来影响,出现血糖明显降低表现,有持续的低血糖反应应该了解是否跟这些因素有关,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改善。
4、甲减
出现了低血糖这种表现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很多人在甲状腺疾病发病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因此身体运转无法保持正常,受到影响之后也会出现血糖明显降低的情况。
如果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该通过正确的治疗进行改善,这样甲状腺恢复健康状态,可以产生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低血糖才能够好转。
5、胰岛功能亢进
出现了明显的低血糖应该了解是否跟胰岛功能亢进有关,很多的原因都会导致胰岛功能亢进,像常见的腺瘤,胰岛母细胞瘤,这些疾病在发病过程中都可能会导致胰岛功能亢进,这样糖分被过度消耗,出现低血糖的概率高。因此需要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够防止病情持续发展。
上一篇:怎么快速减肚子上的肉
下一篇:钢琴0基础如何自学
发表评论